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_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狼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

?
?

NB-IoT信號發射方式技術解析

內蒙古德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產品解決方案 聯系電話:張工

發布日期:2025-03-05

一、物理層信號處理

  1. 頻段與調制技術

    • 工作頻段:采用Sub-1GHz頻段(國內以800MHz/900MHz為主),通過低頻率特性實現3km以上城市覆蓋與地下5m穿透能力,相比4G頻段(2000MHz+)具備顯著穿透優勢‌
    • 調制方式:
      ? 上行傳輸:使用SC-FDMA(單載波頻分多址),功率譜密度集中,降低終端峰值功耗‌
      ? 下行傳輸:采用OFDMA(正交頻分多址),支持多用戶并發接入‌
  2. 多天線發射增強

    • 空頻塊編碼(SFBC):在雙天線端口配置下,通過不同子載波與天線端口的信號映射實現空間分集,提升抗干擾能力(典型場景下接收靈敏度提升3dB)‌
    • 波束賦形優化:通過RRU通道動態調整相位,在密集城區場景實現定向波束聚焦,覆蓋半徑提升20%‌


二、網絡層傳輸機制

  1. 基站協同架構

    • 蜂窩組網:單基站支持10萬級終端接入,采用獨立載波部署(200kHz帶寬)或LTE帶內部署模式,避免與4G網絡相互干擾‌
    • 終端連接管理:
      ? 心跳包間隔可調(2小時~24小時),PSM模式待機電流低至5μA‌
      ? eDRX擴展非連續接收周期(10分鐘級),降低終端功耗‌
  2. 反向控制實現

    • 長連接維持:通過TCP/IP長連接保持終端可達性,服務器下發指令時延<10秒(相比傳統輪詢模式效率提升80%)‌
    • 數據優先級調度:緊急告警數據(如水浸報警)觸發上行搶占機制,傳輸優先級高于常規狀態上報數據‌

NBIOT雙工模式
NB-的IoT技術是基于現有的LTE標準,包括在下行鏈路中使用的OFDMA(正交頻分多址)接入(DL)和SC-FDMA(單載波頻分多址)接入上行鏈路(UL)信道,時間 - 頻率結構,信道編碼等等。這顯著減少了時間規范開發,并開發和組織網絡和客戶端設備的生產。可用于部署NB-IoT的3GPP版本13中可用的所有頻帶都是頻率雙工頻帶。然而,盡管如此,M2M終端(M2M-UE)可以在任何時間用于接收或傳輸。從傳輸模式(UL)到接收模式(DL)的轉換伴隨著保護子幀(SF)的插入,其允許M2M-UE切換發送器和接收器鏈。這種類型的訪問稱為半雙工,具有分頻(HD-FDD - 半雙工FDD)。


HD-FDD是對FDD-LTE進行閹割得到的一種LTE標準,僅支持半雙工,半雙工數據傳輸指數據可以在一個信號載體的兩個方向上傳輸,但是不能同時傳輸。例如在一個局域網上使用具有半雙工傳輸技術,一個工作站可以在線上發送數據,然后立即在線上接收數據,這些數據來自數據剛剛傳輸的方向。像全雙工一樣,半雙工包含一個雙向鏈路。


H-FDD與FDD的差別在于終端不允許同時進行信號的接收和發送,這就是上面說的半雙工,這樣的特性決定了H-FDD基站和FDD基站是一樣的,但是H-FDD終端相對與FDD來說可以簡化,只保留一套收發機就OK,進一步簡化了成本。


說一下對FDD-LTE的理解:首先FDD指頻分雙工,指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采用兩個分開的頻率,并且對頻率間隔有一定的要求。在FDD中,任何雙工信道實際上都是由兩個單工信道所組成的,利用在用戶和基站里的稱為雙工器的設備,允許同時在雙工信道上進行無線發射和接收。

為了解決現有蜂窩網傳輸方式功耗高、無法支持長續航的缺點,NB-IoT通過簡化系統流程、加快傳輸速度等方式來降低終端功耗,提高續航能力,滿足物聯網業務的長續航需求。

  從傳輸內容看,可以傳輸三種數據類型,分別為IP、非IP(Non-IP)和短消息(SMS)。IP傳輸與LTE下傳輸的差異不大,SMS傳輸方式相比傳統有一定的改動。

  非IP類型的傳輸為NB-IoT新引入的數據類型,如果終端采用該類型的傳輸,在PDN連接過程中網絡不為終端分配IP地址,該數據類型的傳輸有兩條路徑,一條為通過傳統的IP類型的傳輸路徑;另一條為通過新引入的SCEF進行傳輸。非IP類型數據的路由有兩種方式,一種為在PDN連接建立過程中P-GW為終端分配IP地址,但該地址不傳輸給UE,只保存在P-GW內部,P-GW后的選址與原LTE相同;另一種方式為采用綁定的方式,采用上層應用的標識進行尋址。將UE傳輸的數據與SCEF及AS綁定。

  NB-IoT傳輸方式可分為三類:控制面傳輸、用戶面傳輸和短消信傳輸。下面將針對這三類傳輸方式展開介紹。

1、控制面傳輸


  由于CIoT終端大部分時候都是小包傳輸,并且發包間隔較長,為了節省開銷,提出了控制面數據傳輸方案。控制面數據傳輸方案針對小數據傳輸進行優化,支持將IP數據包、非IP數據包或SMS封裝到NAS協議數據單元(PDU)中傳輸,無須建立數據無線承載(DRB)和基站與S-GW之間的S1-U承載,節省了終端和系統的開銷,簡化了終端和網絡的實現,節省了端到端各網元的成本。

  控制面數據傳輸是通過RRC、S1-AP協議進行NAS傳輸,并通過MME與S-GW之間,以及S-GW與P-GW之間的GTP-U隧道來實現。對于非IP數據,也可以通過MME與SCEF之間的連接來實現。

  當采用控制面優化時,MME應支持封裝在NAS PDU中的小包數據傳輸;并通過與S-GW之間建立S11-U連接,完成小包數據在MME與S-GW之間的傳輸。

   對于IP數據,UE和MME可基于RFC4995定義的ROHC框架執行IP頭壓縮。對于上行數據,UE執行ROHC壓縮器的功能,MME執行ROHC解壓縮器的功能。對于下行數據,MME執行ROHC壓縮器的功能,UE執行ROHC解壓縮器的功能。通過IP頭壓縮功能,可以有效節省IP頭的開銷,提高數據傳輸效率。


三、終端硬件實現

  1. 天線設計

    • 全向天線方案:采用柔性PCB板或FPC天線,增益范圍-2dBi~3dBi,適配井蓋/表計等隱蔽安裝場景‌
    • 定向增強方案:金屬外殼設備采用外置陶瓷天線,通過50Ω阻抗匹配降低駐波比(VSWR<1.5)‌
  2. 射頻前端優化

    • 低功耗PA模塊:發射功率≤23dBm,支持自適應功率回退(步進精度0.1dB),延長電池壽命‌
    • 抗干擾濾波器:集成SAW濾波器抑制2G/4G頻段帶外干擾(抑制度≥40dB)‌

四、典型應用對比

場景特性 NB-IoT實現方案 性能優勢
地下管網監測 900MHz頻段+SFBC編碼 穿透混凝土層后信號衰減≤15dB‌
移動資產追蹤 eDRX+動態心跳包策略 年耗電量<500mAh(2節AA電池)‌
工業設備遠程控制 搶占式上行通道+TCP長連接 端到端指令響應時間<8秒‌

技術演進:2025年NB-IoT Release 17標準新增TDD雙工模式,支持動態頻譜共享(DSS),實現與5G NR的協同組網‌。

no form by the id.

聲明:本文內容及配圖由作者撰寫及網上轉載。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學習之用,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,請聯系本站作侵刪。